黄小川出席第三届中国品牌发现会高峰论坛,探讨中国品牌转型与升级
2018-11-28

11月28日,由中国南方航空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品牌发现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何亚非,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兼执行主编何刚,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中国南航集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亮以及中外政治、商业精英出席论坛,共商中国品牌国际化过程中的变革与创新、机遇与挑战。


1128.jpg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品牌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在圆桌论坛“对撞·颠覆·创新:中国品牌转型与升级”上,华谊嘉信集团董事长、迪思传媒集团董事长黄小川担任嘉宾主持,华尔街日报中国区商务负责人李佳、 Google中国品牌行业总经理凌晨、TCL电子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樊英共同探讨中国品牌出海的议题。


11281.jpg

华谊嘉信集团董事长、迪思传媒集团董事长黄小川认为,关于中国品牌出海,有两个方面比较明显:一个是中国品牌和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发展与中国形象的提升息息相关。国有企业中最明显的就是高铁,民营企业也有很成功的范例,像华为、海尔等等。前几年,很多中国汽车企业都去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当时我们邀请德国记者去展台,他们看到中国的汽车制造工艺,认为跟德国还是相距甚远。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像吉利的领克汽车,其设计和生产都在欧洲完成,品质和欧洲车基本没有差别,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近几年,中国的制造水平发展迅猛。


另外,海外的媒体传播跟中国的完全不一样,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新闻的价值服务。中国品牌在出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因此中国企业的走出去,除了保证品质和服务,还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播环境,这样才能和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 


11282.jpg

关于如何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Google中国品牌行业总经理凌晨认为,品牌出海和产品出海是不一样的。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从产品出海上升到品牌出海的角度,让自己的企业本身具有品牌魅力,从而带动销售,而不是以产品的力量去反哺品牌。品牌出海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本国色彩,建议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了解目标国家或市场对于自己品牌的认知,并以此与当地消费者展开有效沟通。


除中国大陆以外,Google在世界各地人群覆盖量巨大,是很多出海企业的桥梁。从500强企业,到政府、组织机构,再到中型企业、小型企业,都会借助Google的海外渠道触达海外消费者。Google在中国并未退出市场,未来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进入中国市场。


客观地说,全世界除美国硅谷之外,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环境、科技环境是最蓬勃的,甚至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过硅谷。在移动支付、出行方面、O2O等许多方面,Google也一直都在向中国学习。一直以来,谷歌帮助各个出海企业提供从咨询到营销的解决方案,基本所有中国企业出海的背后都有谷歌的支持。未来,希望Google与各行各业能碰撞出更多合作方式。



11283.jpg

《华尔街日报》中国区商务负责人李佳讲到,类似《华尔街日报》的很多西方媒体对于新闻报道都力求客观公正,不依个人喜恶而改变。比如,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很少使用形容词,因为形容词会表达个人的偏好。西方媒体的采访习惯与中国媒体基本不同,甚至中西方媒体本身对于“负面报道”的定义就不同。基于此,海外各个国家的公关环境跟中国的差别都非常大。如果用国内的公关思维去进行海外传播,在欧美可能会碰到很大问题,这时就需要和舆情监测机构或者熟悉海外媒体公关的机构合作,让它们根据特定的国家、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方案。


同时,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应该把格局放大。大品牌体现的不仅是用户优先,更是大理想大格局,这样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通过链接全世界而创造更多价值。


11284.jpg

TCL电子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樊英讲到,近些年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经验之谈是,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和传播内容要跟得上时代发展,能结合年轻人的需求。TCL作为传统企业,在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了解80后、90后这些年轻消费群体在全球化中的变化,并围绕着每个国家地域的不同用户和市场环境,做出相应的全产业链调整,以此适应国际化的发展。


中国品牌发现会高峰论坛是由中国南航集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发现之旅频道作为战略支持媒体的大型经济文化盛会,今年已经是第三届。2018中国品牌发现会高峰论坛以品牌向全球为主题,探索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路径。